古詩文網

蘇軾人物頭像

蘇軾

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字子瞻、和仲,號鐵冠道人、東坡居士,世稱蘇東坡、蘇仙,漢族,眉州眉山(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欒城,北宋著名文學家、書法家、畫家,歷史治水名人。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,在詩、詞、散文、書、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。文縱橫恣肆;詩題材廣闊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張比喻,獨具風格,與黃庭堅并稱“蘇黃”;詞開豪放一派,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稱“蘇辛”;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與歐陽修并稱“歐蘇”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蘇軾善書,“宋四家”之一;擅長文人畫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作品有《東坡七集》《東坡易傳》《東坡樂府》《瀟湘竹石圖卷》《古木怪石圖卷》等。

軼聞:佛印

 ?。ㄒ唬?蘇軾是個大才子,佛印是個高僧,兩人經常一起參禪、打坐。佛印老實,老被蘇軾欺負。蘇軾有時候占了便宜很高興,回家就喜歡跟他那個才女妹妹蘇小妹說。
  一天, 兩人又在一起打坐。蘇軾問:“你看看我像什么???”佛印說:“我看你像尊佛?!碧K軾聽后大笑,對佛印說:“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么?就活像一攤牛糞?!边@一次,佛印又吃了啞巴虧。
  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面前炫耀這件事。
  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:“就你這個悟性還參禪呢,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么?是見心見性,你心中有眼中就有。佛印說看你像尊佛,那說明他心中有尊佛;你說佛印像牛糞,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

軼聞:吟詩赴宴

  蘇軾二十歲的時候,到京師去科考。有六個自負的舉人看不起他,決定備下酒菜請蘇軾赴宴打算戲弄他。蘇軾接邀后欣然前往。入席尚未動筷子,一舉人提議行酒令,酒令內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,這樣就能獨吃一盤菜。其余五人轟聲叫好?!拔蚁葋??!蹦昙o較長的說:“姜子牙渭水釣魚!”說完捧走了一盤魚?!扒厥鍖氶L安賣馬?!钡诙簧駳獾亩俗吡笋R肉?!疤K子卿貝湖牧羊?!钡谌缓敛皇救醯哪米吡搜蛉??!皬堃淼落每h賣肉?!钡谒膫€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過來?!瓣P云長荊州刮骨?!钡谖鍌€迫不及待的搶走了骨頭?!爸T葛亮隆中種菜?!钡诹鶄€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樣青菜。菜全部分完了,六個舉人興高采烈的正準備邊吃邊嘲笑蘇軾時,蘇軾卻不慌不

人物生平

早年經歷
  蘇軾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(1037年1月8日)出生于眉州眉山,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后。蘇軾的祖父是蘇序,表字仲先,祖母史氏。蘇軾的父親蘇洵,即《三字經》里提到的“二十七,始發奮”的“蘇老泉”。蘇洵發奮雖晚,但是很用功。蘇軾其名“軾”原意為車前的扶手,取其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,不可或缺之意。蘇軾生性放達,為人率真,深得道家風范。好交友,好美食,創造許多飲食精品,好品茗,亦雅好游山林。

進京應試
  嘉祐元年(1056年),蘇軾首次出川赴京,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。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,十九歲的蘇轍,自偏僻的西蜀地區,沿江東下,于嘉祐二年(

軼聞:東坡肉

 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學家。他不但對詩文、書法造詣很深,而且堪稱我國古代美食家,對烹調菜肴亦很有研究,尤其擅長制作紅燒肉追本窮源,蘇軾的這種紅燒肉最早在徐州的創制,在黃州時得到進一步提高,在杭州時聞名全國。關于東坡肉名字的由來有很多傳說,其中一種傳說:

  相傳蘇東坡在徐州、黃州、杭州三個地方做過“東坡肉”。在任徐州知州時帶領百姓抗洪筑堤保城,百姓紛紛殺豬宰羊上府慰勞,東坡推辭不掉,收下后親自指點家人燒制紅燒肉回贈予老百姓。大家食后,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、酥香味美,一致稱它為“回贈肉”。

  元豐三年(1080)二月一日,蘇軾被謫貶到黃州,見黃州市

家庭成員

王弗
  蘇軾的結發之妻叫王弗,四川眉州青神鄉貢進士王方之女?!吧辛鶜q,而歸于軾?!笔鶜q嫁給蘇軾以后,她堪稱蘇軾的得力助手,有“幕后聽言”的故事。蘇軾為人曠達,待人接物相對疏忽,于是王弗便在屏風后靜聽,并將自己的建議告知于蘇軾。蘇軾的《亡妻王氏墓志銘》中記載著這樣的故事:軾與客言于外,君立屏間聽之,退必反覆其言曰:“某人也,言輒持兩端,惟子意之所向,子何用與是人言?”有來求與軾親厚甚者,君曰:“恐不能久。其與人銳,其去人必速?!币讯?。 每當蘇軾讀書時,她便陪伴在側,終日不去;蘇軾偶有遺忘,她便從旁提醒??芍^蘇軾絕佳的賢內助。王弗侍親甚孝,對蘇軾關懷備至,二人情深意篤,

烏臺詩案

案情
  烏臺詩案,是北宋年間的一場文字獄,結果蘇軾被抓進烏臺,被關4個月。御史中丞李定,御史舒亶、何正臣等人摘取蘇軾《湖州謝上表》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,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,蘇軾的詩歌確實有些譏刺時政,包括變法過程中的問題。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告發,后在御史臺獄受審。所謂“烏臺”,即御史臺,因官署內遍植柏樹,又稱“柏臺”。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筑巢,乃稱烏臺。所以此案稱為“烏臺詩案”。

案檔
  蘇軾“烏臺詩案”案檔,宋時即已流傳,并有多種抄本、刊本。今所見幾種刊本中,《函?!繁尽稏|坡烏臺詩案》、《懺花庵叢書》本《烏臺詩案》為原案實錄,基本上保存了詩

主要成就

文學
  蘇軾的文學觀點和歐陽修一脈相承,但更強調文學的獨創性、表現力和藝術價值。他的文學思想強調“有為而作”,崇尚自然,擺脫束縛,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寄妙理于豪放之外”。他認為作文應達到“如行云流水,初無定質,但常行于所當行,常止于所不可不止。文理自然,姿態橫生”(《答謝民師推官書》)的藝術境界。蘇軾散文著述宏富,與韓愈、柳宗元和歐陽修三家并稱。文章風格平易流暢,豪放自如。
  釋德洪《跋東坡(左忄(xīn)右允)池錄》說:“其文渙然如水之質,漫衍浩蕩,則其波亦自然成文?!碧K軾與歐陽修并稱“歐蘇”,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  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壇

介紹

  蘇軾(1037年1月8日-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和仲(蘇軾按排行位居第二,故曰“仲”,至于取字“和仲”,則是蘇洵希望兒子性格和緩(蘇軾性格比較急躁),后來父親另給他取字子瞻,則與他的名“軾”更相關,且希望兒子高瞻遠矚),號“東坡居士”,世稱“蘇東坡”,死后追謚文忠。漢族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)人。北宋書畫家、文學家、美食家,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。在政治上屬于舊黨,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暢達,其詩題材廣泛,內容豐富,現存詩3900余首。

  在文章方面與歐陽修合稱“歐蘇”,在詞作方面與辛棄疾合稱“蘇辛”。在詩歌方面與黃庭堅的并稱“蘇黃”

軼聞:東坡涼粉

  相傳北宋時期,大文學家蘇東坡任鳳翔府(今陜西鳳翔縣) 簽書判官時,于鳳翔東湖避暑,炎炎夏日無清涼爽口之物下肚,特命人取濱豆(也稱作小扁豆)研磨成粉,熬制成糊狀,盛入石頭器皿中待其冷卻后,切成條狀,配以鹽醋等佐料涼拌,因其口感爽、滑、并有清涼解暑之功效,之后流傳與鳳翔民間。后人為紀念他稱其為“東坡涼粉”并流傳至今。

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,原作者已無法考證。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,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
與茶

  蘇東坡是中國宋代杰出的文學家、書法家,而且對品茶、烹茶、茶史等都有較深的研究,在他的詩文中,有許多燴炙人口的詠茶佳作,流傳下來。

  他創作的散文《葉嘉傳》,以擬人手法,形象地稱頌了茶的歷史、功效、品質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。蘇東坡一生,因任職或遭貶謫,到過許多地方,每到一處,凡有名茶佳泉,他都留下詩詞。如元豐元年(公元1078年),蘇軾任徐州太守時作有《浣溪沙》一詞:“酒困路長惟欲睡,日高人渴漫思茶,敲門試問野人家”。形象地再現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?!鞍自品逑聝善煨?,膩綠長鮮谷雨春”,是描寫杭州的“白云茶”?!扒Ы鹳I斷顧渚春,似與越人降日注”是稱頌湖州的“顧渚紫筍”。而

軼聞:東坡至寶

  據孫月峰《坡仙食飲錄》記載說,“密云龍”之味極為甘馨,蘇軾對此奉為至寶。當時蘇軾門下有四位得意門生——黃庭堅、秦觀、晁補之和張耒,號“蘇門四學士”,蘇軾待之極厚,每逢四學士來訪,蘇軾必令侍妾朝云取出密云龍來款待。有位廖正一的年輕人入蘇門較晚,但蘇軾對他的才學卻欽佩之至,視為奇才。有一天,蘇軾又叫朝云取出密云龍,煎水烹茶。蘇軾家人以為一定又是四學士來了,但偷眼窺之,來客卻是廖明略。由此可知,蘇軾珍藏密云龍這種品牌的好茶。只有秦觀、晁補之、張耒、黃庭堅這四個大名士,也是蘇東坡最要好的朋友每來訪時,蘇東坡才會叫朝云侍妾泡密云龍好茶招待。而宋廖正一來訪則招待喝密云龍,可謂破格相待。在所謂“后四學士
猜您喜歡

柳如是

柳如是(1618年~1664年),明末清初女詩人,本名楊愛,字如是,又稱河東君,因讀宋朝辛棄疾《賀新郎》中:“我見青山多嫵媚,料青山見我應如是”,故自號如是。浙江嘉興人。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,幼即聰慧好學,但由于家貧,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,妙齡時墜入章臺,改名為柳隱,在亂世風塵中往來于江浙金陵之間。留下的作品主要有《湖上草》、《戊寅草》與《尺牘》。

陽休之

(509—582)北齊右北平無終人,字子烈。好學能文,時人稱“能賦能詩陽休之”。魏孝莊帝立,累遷太尉記室參軍。節閔帝普泰中,與魏收等同修國史。后歸高歡。東魏孝靜帝武定二年,除中書侍郎,參掌詔命。歷給事黃門侍郎、幽州大中正。文宣帝天保初,除散騎常侍。孝昭帝皇建初,嘗訪政術于休之,答以明賞罰,慎官方,禁淫侈,恤民患,為政教之先。后主天統初,為光祿卿,尋除吏部尚書。選用之人,時稱才地俱允。武平初官尚書右仆射,領中書監。齊亡,入周,歷納言中大夫、太子少保,除和州刺史。隋文帝開皇二年罷任。撰《幽州人物志》。

帛道猷

帛道猷,東晉高僧。生卒年不詳,孝武帝時在世。本姓馮,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,少習儒業,以篇牘著稱于時,后于本籍若邪山中出家。先依道生于廬山,道生寂后至臨川。繼住浙江新昌沃州山禪院,與名僧道壹同時且齊名,劉宋文帝、孝武帝均極尊崇。道猷素性率真淡泊,雅好林泉丘壑,曾經遍游兩浙名山勝水,皆有題詠。詩多散佚,人稱其詩“有濠上之風”?,F存詩一首。

曹植

曹植(192-232),字子建,沛國譙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,建安文學代表人物。魏武帝曹操之子,魏文帝曹丕之弟,生前曾為陳王,去世后謚號“思”,因此又稱陳思王。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、曹丕合稱為“三曹”,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“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獨占八斗”的評價。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“仙才”者,曹植、李白、蘇軾三人耳。

康錫

(?—1231)金趙州晉寧人,字伯祿。為人重厚正直。衛紹王崇慶元年進士。哀宗初為御史,彈劾不避權貴。轉右司都事京南路司農丞,出為河中府治中。哀宗正大八年,元軍破河中,隨軍南奔,濟河船覆,死。

日本免费三级在线观看 - 视频 - 在线观看 - 电影影院 - 品赏网